·购物导航 ·专题汇总
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
openvoip  
首 页 新闻 | 行情 | 政策 | 展会 | 访谈 技 术 学院 | 协议 | 文摘 | 方案 | 培训
商 机 求购 | 供应 | 合作 | 代理 产 品 网关 话机 中继 软交换 IPPBX 服务器 >>
论坛导航 政策讨论区 | 市场讨论区 | 话务信息 | 硬件信息 | 服务社区 | 技术资料 | 招聘求职 | 更多>>  
 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频道 >> 市场运营
3G时代中国联通的应对策略:主攻高端
www.OpenVoIP.cn   2007-8-22 14:57:09  来源:通信企业管理  作者:

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,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,中国联通(以下简称“联通”)应以怎样的态势去面对?这是摆在联通面前的一个难题。因为追随3G而来的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升级,换言之,3G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和标准问题,而是实实在在的市场问题。如何获得这个庞大却又需求不明的市场的制胜权,这是最值得联通考虑的问题。鉴于以往的教训,目前联通采取了慎重对待中高端客户的战略。笔者以为,在3G时代,联通对中高端客户应采取更积极的态度,即主攻中高端客户市场。理由如下:

中高端客户对C网具有重要意义。一是投资680亿元建设的CDMA运营四年多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,巨额债务给联通造成了相当大的财务压力,发展中高端客户可以提高用户的ARPU;二是通过廉价的“套餐”等资费策略发展起来的低端客户忠诚度低,发展中高端客户可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;三是具有一定数量的中高端客户也是网络成熟的标志。

C网面临发展中高端客户的大好机遇。一是GSM(2代)发展到GPRS(2.5代)后,其网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受到限制。就数据业务而言,GPRS的正常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在20~30kbps,而CDMA 1X则在70kbps左右。很明显,在网络应用层面,对联通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吸引中高端客户的机会。二是我国3G牌照的发放时间尚未确定,考虑到3G网络的建设尚需时间,而CDMA 1X网络的能力优势可以持续很长时间,使得联通有足够的时间对CDMA2000 1X网络的能力优势进行应用开发,并形成有效的服务组合进行中高端客户市场的开发。

在中高端客户市场,由于前期战略的影响,联通仍拥有很大一部分市场基础。

以下从产品策略、定价策略、渠道和促销策略等方面加以分析。

产品策略

1.扩大产品组合范围

随着3G时代的到来,联通应充分利用技术进步,扩大产品组合范围。除保留原有的基本业务外,产品组合范围可扩大到其他领域,如:3G网络终端设备的设计与制造;3G时代的新增数据增值业务;支持新型增值业务的手机软件的研发领域等。

2.巩固3G技术条件下的移动网络基本业务

首先,由于有3G网络技术做支撑,原有的语音通话及短信息的质量将得到提升。在3G进入前期,联通营业收入的支撑还应该是这两项业务。其次,网络技术升级会带来运营成本的降低,从理论上讲基本业务的整体资费标准应略有下调。但考虑到新业务所带来收入的不确定性,建议基本类的业务资费应与原有的资费水平持平。可以根据中高端客户每月的基本通话时间及短信息的使用量,对各项业务的消费阶层进行品牌划分,并根据不同的品牌给出不同的定价。

3.攻取3G新型增值业务的巨大市场

(1)按新型增值业务的用途分类,集中优势力量,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研发。将3G技术条件下联通所能够提供的新型增值业务分为三大类,即:娱乐类(包括手机游戏、音乐、视频下载等);行业应用类(包括GPS定位服务、移动多媒体、虚拟通信、移动会议、移动银行等);日常生活助理类(包括电子地图、餐馆指南、火车时刻表等)。

(2)按客户的年龄、消费能力分类,确定3G增值业务的首选目标市场。按年龄可分为18~25岁、25~35岁、35~45岁、45岁以上;按消费能力可分为高、中、低端客户。一般来讲,用户都是两个分类的集合体,如18~25岁的低端客户等。

(3)客户自由选择新型增值业务。3G的技术条件使得联通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增值业务,给客户以自由选择的余地,且每种增值业务实际应用的针对性较强。

4.整合原有品牌,开拓新品牌

(1)在未来的3G市场中,3G本身的价值链给运营商的经营范围带来了更大的选择性,如何走“精品路线”是一个值得联通思考的问题。应根据3G网络的技术特点,对原有品牌进行不同程度地整合。

(2)在新品牌策略实施过程中走“继往开来”的路线。一是以市场为导向,通过一整套关于品牌的市场调查方案,收集关于原有品牌市场影响力的反馈信息,整理评估分析。二是从财务角度看,分析原有品牌的产品研发、营销费用等一系列成本,与该产品进入市场后的收益进行比较,得出其投入产出比值及品牌价值,以便客观地决策是否对该品牌整合升级。三是客观分析原有品牌的发展潜力,利用3G网络的技术优势,整合提升原有品牌,塑造强势品牌。

5.制订实施全方位服务策略

在3G各业务的市场开拓阶段,更应该强调“服务”,并制订全方位的服务策略,包括良好有效的售前服务、温馨积极的售中服务及耐心的售后服务。

定价策略

由于新兴3G运营商刚刚进入3G市场,为了尽快发展尽可能多的用户,往往会采取较低的语音业务价格策略。同时,中国移动拥有大量的中高端客户,其网络升级后,中高端客户群也会自动保留。因此,联通应利用较低的价格、优质的服务以及时间优势,尽力争取竞争对手的中高端客户,同时保护现有的市场份额。

1.语音业务

一是做中国移动的跟随者。中国移动在市场份额、净利润率以及总资产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,如果联通的价位定得较高,不仅不会赢得客户,现有的客户也有可能流失。二是以新兴3G运营商的语音业务价格为参考,适当调整定价。三是调整2G/2.5G语音业务价格,并使3G的语音业务价格略高于或等于2G/2.5G的价格,保证3G语音业务不会过多地分流2G/2.5G业务,以稳定原有的网络运营。

2.数据业务及套餐设计

一是在3G业务套餐设计中增加数据业务的比重,使3G业务ARPU中的数据业务占比高于2G/2.5G业务ARPU中的数据业务占比。由于3G业务套餐中捆绑的数据业务主要是2G/2.5G网络上无法开展的视频、影视等业务,因此,套餐设计可采取“捆绑”的形式。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形成2G/2.5G与3G业务之间的区隔,又避免了3G数据业务过多地分流2G/2.5G网络上的数据业务。二是定制服务。定制服务是指按客户的需求设计几种方案,以满足不同的目标客户群。例如,调查显示,白领阶层的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时尚、新闻和个人财务及管理信息。针对这类目标客户群,可以专门设计满足其需求的服务。

渠道和促销策略

在渠道建设方面,其设计应遵循“整体最优化”原则,除整合CP、SP等上游机构并与其开展深度合作外,还应改进营销终端(即营业厅、各定点代理商)及其网络。

营业厅:实施“广铺点”策略。联通应一改以往“高成本、窄设点”的策略,以低成本的小型营业厅为主轴,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广泛铺点,争取做到一区一点,最大限度地降低顾客购买成本。

代理商:联通应该寻找到最佳的代理伙伴。各地区一级代理商应尽量控制在3家左右,不宜过多。值得注意的是,对代理商的激励和管制尤为重要。必须给代理商一个相当的利润空间,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加以约束。比如,应约束他们以统一的价格进行销售、不允许窜卡行为的发生等。

网络:一是联通固有内部网络的完善。公司上下层应实现网络互通,高层可以直接得到各营销终端的一切信息,各营销终端也可以随时将客户的最新动态报告给高层,做到实时监控与反馈。二是IT网络领域的宣传。中高端市场客户是互联网的主要受众,在这方面打好有准备之仗必将事半功倍。

在营销策略方面,需从以下方面考虑:

全员营销。即调动全体员工,利用自有的人际关系网进行业务推广。比如,管理层和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设法让自己周围的人成为联通的用户,凭借数量巨大的员工队伍为公司建立客户群。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,对能够为联通吸纳客户的员工给予奖励。这样,依靠联通本身的资源,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,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。

铺点式拜访。即成立专门小组对市场上较大的客户群体登门拜访,用较优的价格和业务组合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,使其成为联通的用户。铺点式拜访的关键在于做好公关工作。集团型企业的规模大、人数多,若能抓住机会成立专门小组,并对组员进行特殊培训,使其能够很好地与这些企业的领导进行沟通。集团业务的成功推广将使联通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。

活动营销。即利用组织活动的机会推广联通品牌和业务。此种营销方法可以较大程度地节约品牌的宣传成本。比如,可与高校社团联合举办歌咏比赛,其中穿插一些有奖问答,使观众积极参与进来。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愉悦地使用联通业务,并树立了较好的公众形象,也达到了扩大品牌影响力的目的。

体验营销。即在某一地区把一定的业务组合投入市场,免费让客户使用。比如,建立体验中心、新套餐的免费试用等。根据体验营销的市场反馈,再确定重点业务的组合,从而全面展开。

战略联盟。联通应寻找自己的战略联盟伙伴。比如,与媒体进行战略联盟,进行手机电视点播节目定制服务;从联通企业标识的红色可以联想到可口可乐,从而塑造一个“红色风暴”的联通品牌;与天堂伞业进行合作,使联通用户入网即可获得印有中国联通品牌标志的天堂伞;与爱国者公司进行合作,使老客户凭较高的积分获得印有中国联通品牌标志的MP3和U盘等产品。

点击进入论坛交流

点击:( 编辑:筱文 )
 ■ 用户评论/[查看所有评论] [已有评论: ]
 ■ 请您注意
·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管理员审核才能被其他人看见
· 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法规
·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民事或刑事责任
· 此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
·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
· 评论仅代表评论者个人观点,请您理性判断,慎重对待
网络通讯服务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 网络通讯服务网 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 网络通讯服务网 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网络通讯服务网 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 网络通讯服务网 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关于本站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本站导航 | 纯文字版 | RSS新闻订阅 | 信息发布 | Alexa权威统计
CopyRight © 2005 Tel:(+86)0371-60239922 Email:[email protected] 点击免费咨询
网络通讯服务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23816号 公安互联网备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