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为收藏 | 设为首页 | 广告服务| 关于本站
您所在的位置: 网络通讯服务网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市场分析 > 正文
3G:改写中国手机电视发展的方向
WwW.OpenVoip.CN   2009-05-14  来源:人民网   作者:
【 字号      】  打印   收藏   评论  定制

     手机电视被业界视为下一个最有潜质的移动增值业务增长点。3G网络的建设、电信运营以及广电总局CMMB移动电视产业的全力推进,将为手机电视打开巨大的发展空间,未来两年将迎来手机电视产业的高速发展期。

    中国手机电视发展现状

 

    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,我国手机电视业务开始推出,当时主要采用的是通信传播方式。2005年开始,内地两大电信公司先后推出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。此后,广电系统也开始发展此项业务。2006年10月,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自主研发的“移动多媒体广播”标准(CMMB),并随之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CMMB手机电视免费试播。截至2009年春节,CMMB手机电视范围扩大到150个城市,用户量超过300万。手机电视业务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
    在我国台湾地区,3G网络2005年便已投入使用,其中一项重要的服务就是手机在线电视节目的点播。刚开始的时候资费很昂贵,但近期得以下调。以套餐“TV随身看”为例,其经济型月租99台币,可收看149分钟(传输费不另外收取),初期可观赏10个频道。但超过赠送时数则较贵了,每分钟达3.6台币。2006年台湾地区开始试验广播式手机电视计划,手机能直接接收到电视台发射的广播讯号,特点是收费更便宜、节目讯号和视频质量都比3G稳定。

    我国香港地区2006年初才开始利用3G网络开发手机电视业务,其中电讯盈科、CSL是该地区两大代表性的移动运营商。当地的广播类手机电视业务据说要等到2010年才能推广。

    我国手机电视发展至今,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:

    1.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的标准不统一

    目前在用的国内手机电视标准有三种,并且各有所长。CMMB是在国家广电总局支持下建立的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标准体系。DMB-TH是清华大学等单位在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方案DMB-T技术基础上,形成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融合方案。T-MMB是新岸线、中国传媒大学和东南大学3个单位联合研发的。

    2.手机电视产业链的环节都还很脆弱

    基于传统电视主管地位的优势,广电系统目前已成为手机电视最主要的内容提供商。中广网与香港有线卫星电视合作、中移动与凤凰卫视合作的主要目的,便是利用其视频内容。这种发展思路在初期是可取的,但绝不是长久之策。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。手机电视业务在日本推出后,用户数增长迅速,除了普通的电视频道外,电视台还专门开辟了手机频道,各家制作公司也纷纷根据手机电视的特性,推出了大量只在手机上播出的专题、娱乐、影视、动漫节目,迅速风靡日本。

    另外因为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标准不统一,终端(手机)生产商不能进行标准化生产。高额的造价让用户望而却步。而且模糊的商业模式也会影响用户体验,对其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培养是很不利的。

    3.广电系统与电信系统的合作力度有所加强

    两大系统争论的焦点是标准问题,实质上是对谁将主导手机电视话语权纠缠不清。双方都在加快跑马圈地的进程,打造各自的手机电视业务运营模式。

    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,广电系统作为传统电视媒体的主导者,拥有频段、内容和政策优势,但却苦于资金缺乏、运营能力不足。电信运营商拥有资金和网络优势,内容创新和媒体运作方面却存在显著劣势。

    因此互补合作是必然的趋势,实际上两大监管部门已经在一些领域展开了合作,共赢趋势有所加强。

   

责任编辑:筱文
[1] [2] 下一页
         
相关新闻
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>>  
图片新闻
天语高通微软 三巨头携
苹果iPhone今年入
G3小本发布 方正携中
强强联手 三星与雅虎共
天语高通微软 三巨头携 苹果iPhone今年入 G3小本发布 方正携中 强强联手 三星与雅虎共
合作伙伴